利鲁唑适用于延长肌萎缩侧索硬化(ALS)患者的生命或延长其发展至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时间。
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利鲁唑可延长ALS患者的存活期。存活的定义为不需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也未接受气管切开的存活患者。
没有证据表明利鲁唑对运动功能、肺功能、肌束震颤、肌力和运动症状具有治疗作用。在晚期ALS患者中利鲁唑未显示出疗效。
仅在ALS中研究了利鲁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因此,利鲁唑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运动神经元病。
推荐剂量为每次1片,每日两次(50mg每12小时一次)。
每日定时口服,如早晚各一片。
如漏服一次,按原计划服用下一片。
增加每日剂量并不能显著提高预期益处。
具有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经验的专科医师才可启用利鲁唑治疗。
在利鲁唑用于ALS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中,最常见报告的不良反应为乏力、恶心和肝功能检测异常。
不良反应按照其发生率排序列出如下,使用如下约定:非常常见(≥1/10),常见(≥1/100至<1/10),不常见(≥1/1,000至 <1/100),罕见(≥1/10,000至<1/1,000),非常罕见(<1/10,000),未知(不能从已知数据评估)。
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 不常见:贫血
未知: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(见【注意事项】)
免疫系统异常 不常见:类过敏反应、血管性水肿
神经系统异常 常见:头疼、眩晕、感觉异常、嗜睡
呼吸、胸部和纵隔疾病 不常见:间质性肺病 (见【注意事项】)
心脏异常 常见:心动过速
胃肠道异常 非常常见:恶心
常见:腹泻、腹痛、呕吐
不常见:胰腺炎
肝胆-异常 非常常见:肝功能检测异常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增高通常发生于利鲁唑治疗的前3个月内 ;其通常为一过性.且当治疗继续时,其水平在2至6个月内恢复至低于正常上限2倍。这些増 高可伴有黄疸。在临床试验中ALT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5倍的患者中止治疗后ALT水平在2~ 4个月内恢复至正常范围上限2倍以下。(见【注意事项】)
未知:肝炎
一般性异常及纶药部位状况 非常常见:乏力
常见:疼痛